隨著人們對產品品質的要求提高以及高精尖產業的發展,高潔凈度的凈化車間遍地開花,其中達到10萬級凈化車間標準的車間是食品、制藥、電子光學等生產活動的良好潔凈環境。那么,10萬級凈化車間標準具體指什么呢?它對于生產活動的影響有多大呢?下面為您介紹。
大家都知道,空氣中懸浮著眾多的塵粒和微生物,雖然肉眼看不到它們,但它們的危害是不容忽視的,一粒塵埃便可以毀掉成千上萬的芯片,一個細菌在10小時內便可繁殖超過10億個,車間凈化的目的便是控制它們的數量,從而保證生產活動的正常進行。
10萬級凈化車間標準,顧名思義,按塵粒數目和微生物數目來定義的,塵粒最大允許數(每立方米)大或等于0.5微米的粒子數不得超過350000個,大或等于5微米的粒子數不得超過2000個;微生物最大允許數:浮游菌數不得超過100個每立方米,沉降菌數不得超過3個每培養皿。
一根頭發絲的直徑約為70~100微米,細菌的大小約為1微米~2微米,煙塵的微粒直徑還不到1微米,因此,達到10萬級凈化車間標準,控制的是0.5微米的粒子,是比頭發絲小的多的微粒,可以滿足生物制藥、食品生產等活動的需要。
對于高標準的微電子生產車間來說,10萬級凈化車間標準偏低。在微電子技術中,在只有頭發絲直徑大小的硅片上,當線寬為1微米時,就可以容納400個晶體管;如線寬為0.5微米,晶體管可達1500個;線寬減到0.25微米,則晶體管可達4500個以上。一粒塵埃便會有1微米,這對于0.25微米的硅片來說,便是一顆巨型炸彈。因此,為微電子車間需要更高的千級、百級凈化。
從標準中也可看出,凈化車間的潔凈度是分等級的,而且并不是把車間內所有的粒子都消除,而是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。凈化車間工程也要因時因地制宜,不必過分追求潔凈標準,加大的工程成本,也增加了凈化車間運行成本。